雖然LME跟蹤的庫存在過去一年翻了一倍多,而且從2009年以來第一次出現(xiàn)銅供過于求的情況,但提取銅庫存卻變得越來越昂貴,等待的時間也越來越長了。據(jù)BBG報道,上海的買家需要給銅支付比LME期貨高135美元/噸的價格,比去年的55美元要高。馬來西亞一些制造商已經(jīng)放棄從當?shù)氐腖ME倉庫購買銅庫存,因為排隊等待取貨的時間從2012年初的3天延長到了現(xiàn)在的3個月。
雖然銅價從兩年前的歷史高點下跌了29%,但制造企業(yè)并沒有獲得其中全部的好處,因為金融協(xié)議壓制了可在市場出售的銅。法興估計,LME跟蹤的倉庫中,高達30%的銅庫存被金融協(xié)議所綁定?,F(xiàn)在,約84%的LME銅庫存集中在三個地點,同時受到智利港口罷工的對銅供應的影響,都延長了排隊提貨的時間。
今年至今,LME銅基準合約價格下跌了8.4%,跌至7265.5美元/噸。高盛也下調(diào)了未來12個月的銅價預測至7000美元/噸。渣打銀行估計,今年全球銅產(chǎn)出將增長4.3%至2110萬噸,同時需求增長2.2%至2090萬噸。而根據(jù)位于里斯本的國際銅研究集團的數(shù)據(jù),過去三年銅都是供不應求的。
另一方面,最近對LME銅庫存的提貨申請數(shù)量也創(chuàng)下歷史新高,如下圖所示,紅線所代表的亞洲提貨需求增長尤其明顯:

對于這個現(xiàn)象,Zerohedge提出了一個自己的看法:
雖然很多媒體認為這次對LME銅現(xiàn)貨需求史無前例的暴漲,可能是一個“需求復蘇”的跡象。但我們認為,因為需求的暴增主要傾向于亞洲(可能是源于中國的需求),其中的經(jīng)濟意義可能沒那么簡單。當然,我們也不清楚其中的原因,但最近對LME銅需求的暴增,與高盛討論“無限再抵押的銅融資終結(jié)”的時刻非常接近。中國由銅重復抵押融資建立的資金鏈條,意味著一旦信用證終結(jié)需要銅庫存?zhèn)}單的時候,在中國保稅區(qū)倉庫的銅庫存可能無法滿足信用證的需求。所以,最近LME銅提貨請求的暴增,可能反映了中國“貿(mào)易公司”為了解除融資交易,對現(xiàn)貨銅的急切需求。不管這樣,因為只要回想一下一個月前,黃金價格的大跌伴隨的是實物黃金需求大增的市場情況,現(xiàn)在就有理由仔細觀察對現(xiàn)貨銅需求大增的真實市場情況。
回顧一下《銅融資時代的終結(jié)是中國的雷曼時刻?》一文中,關于實現(xiàn)銅融資交易的最后一步,上海保稅區(qū)內(nèi)每噸銅庫存都可能支持著價值數(shù)十倍于這噸銅價值的信用證負債:
在信用證的有效期內(nèi)(一般是6個月,可能為3-12個月不等),盡可能多地重復上述一二三步。在6個月的信用證有效期內(nèi),可以重復10-30次,主要受到處理文件工作所耗時間的限制?;谶@個方法,在一年時間里,基于特定數(shù)量保稅銅或進口銅開立的信用證名義總值,將是涉及其中的實物銅價值的10-30倍,具體取決于信用證的期限。
因此,對銅現(xiàn)貨需求的增長,是為了滿足信用證開證行對信用證背后真實抵押品的需求。(就像部分準備金銀行制度一樣,銀行不得不突然同時滿足所有存款賬戶的提款需求。)這可能可以解釋為什么最近銅價大幅上漲,卻后繼乏力。
如果作為抵押品的銅庫存一旦交回給信用證的開證行,那么銅融資交易就會被解除,而銀行也沒有理由持有這么高價值商品,所以未來市場可能回歸到供過于求的局面。